圖、文:香港建築中心副主席、香港綠色評議會綠色建築專家葉頌文
炎炎夏日,空調度日,順理成章也就成為了電費高峰期。在住宅能耗中,有超過三成用於空調,耗電量最多;其次則是電腦及影音器材、冰箱、電燈、煮食爐和熱水爐等電器。看著滿屋電器,不禁自問,如何才能減低能耗,創造節能居所?
事實上,我們可從以下三方面考慮:
採用低「熱傳送值」建築設計
第一,採用較低「熱傳送值」的建築設計減少空調負荷,為單位「降溫」。熱傳送值是指經建築物外牆窗戶、屋頂傳送至室內的太陽熱力總值,數值愈高代表愈多熱力傳入室內,亦即需要把空調調得愈低溫度來調節室溫。
簡單說,住宅單位的玻璃愈大,吸收太陽熱力愈多。因此,窗戶與外牆比例(簡稱「窗牆比」)、窗戶座向、玻璃特性對低能耗設計尤其重要。例如朝西的落地玻璃窗熱傳值最高,選擇高效能玻璃便是不二之選。傳熱度低的玻璃主要有著色玻璃、反光玻璃和low-e中空玻璃(即兩塊玻璃中間存有真空空隙及鍍上低幅射薄膜),三種皆能把熱阻隔和反射。若玻璃的遮陽系數愈低,愈能阻隔熱幅射,而當中low-e中空玻璃性能最佳,遮陽系數最低。
選擇玻璃阻隔紅外線
那麼,玻璃愈深或愈反光是否愈好呢?陽光中的熱能主要來自肉眼看不到的紅外線,故此玻璃是否有效阻隔紅外線才是重點。深色的玻璃把可見光都阻隔,未能善用自然光來減少人工照明。另一方面,反光率過高的玻璃也會反射強烈的日光,影響周邊環境,引致眩目光污染,造成反效果。
雖然建築外牆或窗戶設計往往不是住戶可自行更改,但倘若購置新物業或決定樓宇翻新工程時,我們可考慮採用較低熱傳送值的建築設計,減少日後的空調能耗。屋宇署於今年四月指定所有申請額外樓面面積豁免的新建住宅,必須符合外牆及屋頂熱傳送值的最低要求,並要求審批圖紙及屋宇署網站顯示相關數值,供公眾查閱。
如既有住宅建築未有外牆翻新的機會,又想優化窗戶熱傳效能,可考慮於室內裝上具隔熱性能的玻璃膜貼。但要特別留意一點,就是膜貼的可視光穿透率不應少於百分之五十,從而確保有足夠的可視光進入室內環境;而外反射光率亦不應大於百分之二十,避免光害對鄰居影響。
此外,外擋陽裝置也有助減少熱傳。基於太陽的軌跡和不同時份的位置,橫向擋陽多適用於朝東或南的窗戶,垂直擋陽則適用於朝西或北的窗戶。另外於外牆及屋頂採用較淺色飾面物料,或進行綠化,也有幫助減熱。
選購五類低能耗電器
第二,選用有一級能源效益標籤的電器,特別是空調、冰箱、慳電燈泡、洗衣機和抽濕機這五類電器,皆因它們佔逾六成的住宅耗電量。另外,安裝吊扇可以增加空氣流動,減少使用空調,減低負荷。
實踐低碳生活模式
第三,低碳生活模式的建築設計,例如採納對流通風佈局、合適的窗戶大小及位置、善用自然通風等來提高環境舒適度。室外的擋陽裝置既可阻陽又可擋雨,更可讓住戶隨時打開窗戶,有助自然通風。而露台除有以上功效外,也提供了晾曬衣物的地方。智能電錶則可讓住戶了解不同的高能耗電器在各空間的耗電情況,有些更可顯示所需電費,藉此提醒住戶節能慳錢。
採用低能耗建築設計、使用節能電器、實踐低碳生活模式,在節能住宅中是缺一不可!